3个月到3年:学方法,更要学态度
发布日期:2015-04-16浏览:2193
教学相长,我每到一地讲课,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情况。一来是为了让课程更有针对性,二来是广泛搜集各企业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向全社会推广。到哈尔滨电机厂讲课时,我发现,这个厂多次受到国家安监总局的表彰,安全管理业绩居于同行前列,也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参观学习。应该说,值得学习的内容很多,各个厂家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对比我所走过的企业,我觉得他们在避免吊装事故的做法特别是其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追求,更值得学习。
哈电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吊装事故,他们经过调查分析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把每件吊具进行了改装,增加了绳索防脱装置;库房里每一件吊装索具规范摆放,吊索具标志牌标明了它的规格和承受的重量;从投用到报废建立了严密的档案,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清清楚楚,从生到死,无一遗漏。同时,吊装操作程序化,每个吊车工都要凭电子卡才能进入起重机登高梯台的大门;穿着特种服装的吊装人员和吊车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只要有一方不按规定操作,另一方都有拒绝操作的权利……围绕吊装的安全管理俨然是一个有序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上都坚持按照既定的措施去做,一做就是八年。持久努力的结果是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故。
每个企业尽管生产环境千差万别,但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像哈电那样的安全问题,应对安全问题的方式就有了高下之分。出现问题,无动于衷,不见棺材不掉泪,小问题非要酿成大事故方休,此为最不负责任的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拖延战术,等待的是大爆发,这就是有了解决问题的愿望,没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魄力。更高一个层次的做法是,就是很多安全管理业绩好的企业所做的,科学地进行分析,包括运用工作安全分析等基本管理工具,查找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在物的安全状态和人的安全行为两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系统地解决问题。这就是系统工程在企业安全中得到运用。我推崇哈电的做法,不仅是他们系统地解决了吊装安全问题,更因为他们长年如一日,已经坚持了八年,并且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我们在企业里看惯了朝令夕改,熊瞎子掰苞米,见到新的方法就要丢掉过去的做法。所以,我在给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时候,提到某项管理措施,对方如果说他们做过,我一定要追问,坚持做了多长时间?因为,在安全管理上,任何一个有效的管理方法,做不够3个月等于没做,做不够3年不可能变成企业的管理机制。哈电安技部负责人介绍,最初在上吊装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时,靠督查,靠追责,靠激励,强制状态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后,各单位各岗位已经把要求养成习惯变成自觉,这是他们最终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原因。
对照哈电的做法,我们各个企业都应该自问,我们那些有效的管理方式,究竟坚持了多长时间。我们要坚信一点,对行之有效的做法,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长期坚持,就会实现各岗位的习惯养成,安监工作就会越做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