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成课”而成的课,为什么能够跳出书籍、超越书籍?
发布日期:2020-04-11浏览:6925
经常有人问我说,“化书成课”中的“化”,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
“化”就是“升华思想”;
“化”就是“转化结构”;
“化”就是“重新建构”。
“化书成课”后的课程之所以能够源于书籍、高于书籍,是因为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义——解构之后再建构。
把某一类书聚拢起来,把书中的结构和内容打乱重组,再加上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和感悟,延伸到和学员相关的场景,组织成新的案例和方法论。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来进行整个课程的架构设计和内容陈列,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才能为学员所用,让学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因此,书中的内容到了课程中之后,不仅会升级改造,还会被重新定位,这样设计课程才能跳出书籍、超越书籍。
这个“化”的过程,和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顺应、平衡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
图式是认知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应和平衡。
这个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我们出生时几乎是一片空白的,不同之处是上一代给我们的遗传图式,这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起点,但是,未来会有新的、更高一级的图式在它的基础上建立。
有了基础图式,主体(人)才能够对客体(环境)做出反应,而在反应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丰富原有的图式。
丰富图式的过程中,有主动丰富,也有被动丰富。
主动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让它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让图式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叫做同化。
为了适应环境现实,调整和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使之适应环境,让图式有一个质变的过程,叫做顺应。
认知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发展、变化、迭代,以适应新的环境,叫做平衡,平衡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当旧的平衡被打破时,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寻求新的平衡,让自己的认知系统能够不断更新,让内在的认知和外界的环境达到一个平衡态。
这样说可能比较理论化,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期名为《观察家》的英国杂志,被杂志中高质量的文章所吸引。他也希望自己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但是却没有人教他怎么做,于是,他尝试着自己练习。
首先,富兰克林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在看文章的时候,记录一些“线索”,然后他脱离文章,根据自己刚才记录的“线索”,试着重写这篇文章。
一段时间之后,他不再记录线索,而是看完一些文章之后,以同样的主题,自己写一篇文章,回头再找到杂志上最初的那篇文章,与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进行对比,并在必要时纠正自己写的版本。
他的目的并不是逐字逐句的复写那些文章,而是要写出自己的文章 ,并且让自己的文章和那些文章一样用词精准简练。
——这就是同化的过程,将新的外部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强化。
富兰克林在练习中发现,他的词汇积累并不像《观察家》的文章那样丰富。
这是因为,在他原有的图式中,无法做到在写作时“文思泉涌、信手拈来”。
于是,他想到了用诗歌和散文形式刻意扩大词汇量。
写诗能迫使他想出大量词汇,因此,他找到 《观察家 》杂志上的一些文章 ,并将它们改写成诗句。
一段时间后,他又尝试把诗句改写成散文,不断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直到他可以迅速从记忆中调用各种各样的词汇。
——这就是顺应,顺应指个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的过程,是改变已有的知识结构或能力结构,以便更有效的应对和处理外界信息。
富兰克林之前复写文章的时候,能够达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就是一种平衡状态。
后来意识到了自己词汇量的欠缺,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词汇量少”到“词汇量丰富”,又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就是平衡的过程。
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刺激时,如果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叫同化。
当我们不能利用原有的图式接受和解释当前的刺激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叫顺应。
而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原有的图式基础上,不断通过同化、顺应,从一个平衡到另一个平衡的演进。
“化书成课”中的“化”的过程,其实也用到了“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思维逻辑。
【“同化”在化书成课中的应用】
同化就是个体把外界刺激纳入到已有图示的过程,类似于我们进食过程的消化吸收过程。
比如我们学习了绿茶这个概念,知道了它是茶的一种,就会把它放在脑袋中“茶”的“仓库”里面。
同样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把一类书中的知识摄取出来,分门别类的装在大脑里面的“知识仓库”中。
比如,你对“社群”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那么你可以通过“主题阅读”的方式,把市面上各种各样和“社群”有关的书籍全部买回来(或者借回来),进行对比阅读。
你可以比较这些作者对于“社群”的不同观点和见解、剖析不同书籍的作者心目中的“社群”代表什么,咀嚼这些书籍对于“社群”的不同定位、梳理这些书中的社群运营思路、整合这些书中的社群运营方法,让它们能够统一协调,组合成一套新的知识体系。
当然,你也要通过亲身实践,去验证这套知识体系的有效性。
这样,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知识点和方法论,就能在你的大脑内部建立起丰富的、全方位的、自成一格的神经网络链接,分布式储存在你脑中和社群相关的“知识仓库”的各个抽屉里面,供你随时取用。
有了这个“知识仓库”,未来,任何一个社群在你跟前,你都能根据一些细枝末节,很快的剖析出它的社群定位、商业模式、运营方法。
【“顺应”在化书成课中的应用】
顺应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当你拿着一个框架去“框”外界的东西的时候,你发现框不住,一次不行,二次还不行,这个时候你就会反省自己的这个框架有问题,由此,对自己的既有模式进行修正。
这其实这也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比如说,你采用“群机器人”的方式管理社群,刚开始发现有了机器人很好,落得清闲。
时间久了之后却发现,你和社群成员之间缺少了情感链接,距离越来越远,不利于社群的长久发展,所以你就让“群机器人”歇业了,自己重新来管理社群,这就是顺应。
让你既有的模式发生改变的过程,就是“顺应”。
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书很好,但是你和这本书的作者,在某些方面,思维模式不一样,或思考角度不一样,或行事的出发点不一样……。
这时候,你需要考虑,针对你要“化课”的课程来说,你的想法更适用还是作者的想法更适用?——当然也可以把你和作者的想法进行组合。
比如,你看到某本书里面的一些内容,觉得这些内容很有意义,可以加入课程,但如果要有效的教给学员,让学员学了以后能融会贯通的话,还需要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于是,你找了一系列这个领域的书籍来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图式。然后你从这些书中提取出了有价值的信息,对它们进行改造加工。
“加工”的方式是先破后立,先打碎再重组。
把这些内容进行分层分类之后,你可以考虑,这些“散装”的内容,以什么样的逻辑、什么样的形式重新组装起来,更利于你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当你把这些知识点像拼图一样,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拼合起来,再用图像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时,就成了一个新的知识模型。
这个过程就像是,古大陆崩裂,碎片四处漂移,最终形成了今天被大洋分隔的各个大陆板块一样。
这就是顺应。顺应是新图式的创造和旧图式的改造。
当我们发现原书中的内容不能满足课程想要达到的授课目标时,可以集合更多的信息,对作者原有的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学员的需求和教学的需要。
这个过程,也会引发我们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
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所以,“化书成课”的过程,其实是你和书之间的互动与碰撞的过程,最后碰撞出来的内容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化书成课”的过程中,书籍的真正作用是激活旧知和点燃新知,“化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建构新知的过程。
其实
“化”就是“升华思想”;
“化”就是“转化结构”;
“化”就是“重新建构”。
“化书成课”后的课程之所以能够源于书籍、高于书籍,是因为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义——解构之后再建构。
把某一类书聚拢起来,把书中的结构和内容打乱重组,再加上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和感悟,延伸到和学员相关的场景,组织成新的案例和方法论。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来进行整个课程的架构设计和内容陈列,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才能为学员所用,让学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因此,书中的内容到了课程中之后,不仅会升级改造,还会被重新定位,这样设计课程才能跳出书籍、超越书籍。
这个“化”的过程,和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顺应、平衡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
图式是认知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应和平衡。
这个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我们出生时几乎是一片空白的,不同之处是上一代给我们的遗传图式,这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起点,但是,未来会有新的、更高一级的图式在它的基础上建立。
有了基础图式,主体(人)才能够对客体(环境)做出反应,而在反应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丰富原有的图式。
丰富图式的过程中,有主动丰富,也有被动丰富。
主动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让它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让图式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叫做同化。
为了适应环境现实,调整和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使之适应环境,让图式有一个质变的过程,叫做顺应。
认知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发展、变化、迭代,以适应新的环境,叫做平衡,平衡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当旧的平衡被打破时,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寻求新的平衡,让自己的认知系统能够不断更新,让内在的认知和外界的环境达到一个平衡态。
这样说可能比较理论化,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期名为《观察家》的英国杂志,被杂志中高质量的文章所吸引。他也希望自己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但是却没有人教他怎么做,于是,他尝试着自己练习。
首先,富兰克林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在看文章的时候,记录一些“线索”,然后他脱离文章,根据自己刚才记录的“线索”,试着重写这篇文章。
一段时间之后,他不再记录线索,而是看完一些文章之后,以同样的主题,自己写一篇文章,回头再找到杂志上最初的那篇文章,与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进行对比,并在必要时纠正自己写的版本。
他的目的并不是逐字逐句的复写那些文章,而是要写出自己的文章 ,并且让自己的文章和那些文章一样用词精准简练。
——这就是同化的过程,将新的外部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强化。
富兰克林在练习中发现,他的词汇积累并不像《观察家》的文章那样丰富。
这是因为,在他原有的图式中,无法做到在写作时“文思泉涌、信手拈来”。
于是,他想到了用诗歌和散文形式刻意扩大词汇量。
写诗能迫使他想出大量词汇,因此,他找到 《观察家 》杂志上的一些文章 ,并将它们改写成诗句。
一段时间后,他又尝试把诗句改写成散文,不断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直到他可以迅速从记忆中调用各种各样的词汇。
——这就是顺应,顺应指个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的过程,是改变已有的知识结构或能力结构,以便更有效的应对和处理外界信息。
富兰克林之前复写文章的时候,能够达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就是一种平衡状态。
后来意识到了自己词汇量的欠缺,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词汇量少”到“词汇量丰富”,又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就是平衡的过程。
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刺激时,如果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叫同化。
当我们不能利用原有的图式接受和解释当前的刺激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叫顺应。
而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原有的图式基础上,不断通过同化、顺应,从一个平衡到另一个平衡的演进。
“化书成课”中的“化”的过程,其实也用到了“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思维逻辑。
【“同化”在化书成课中的应用】
同化就是个体把外界刺激纳入到已有图示的过程,类似于我们进食过程的消化吸收过程。
比如我们学习了绿茶这个概念,知道了它是茶的一种,就会把它放在脑袋中“茶”的“仓库”里面。
同样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把一类书中的知识摄取出来,分门别类的装在大脑里面的“知识仓库”中。
比如,你对“社群”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那么你可以通过“主题阅读”的方式,把市面上各种各样和“社群”有关的书籍全部买回来(或者借回来),进行对比阅读。
你可以比较这些作者对于“社群”的不同观点和见解、剖析不同书籍的作者心目中的“社群”代表什么,咀嚼这些书籍对于“社群”的不同定位、梳理这些书中的社群运营思路、整合这些书中的社群运营方法,让它们能够统一协调,组合成一套新的知识体系。
当然,你也要通过亲身实践,去验证这套知识体系的有效性。
这样,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知识点和方法论,就能在你的大脑内部建立起丰富的、全方位的、自成一格的神经网络链接,分布式储存在你脑中和社群相关的“知识仓库”的各个抽屉里面,供你随时取用。
有了这个“知识仓库”,未来,任何一个社群在你跟前,你都能根据一些细枝末节,很快的剖析出它的社群定位、商业模式、运营方法。
【“顺应”在化书成课中的应用】
顺应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当你拿着一个框架去“框”外界的东西的时候,你发现框不住,一次不行,二次还不行,这个时候你就会反省自己的这个框架有问题,由此,对自己的既有模式进行修正。
这其实这也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比如说,你采用“群机器人”的方式管理社群,刚开始发现有了机器人很好,落得清闲。
时间久了之后却发现,你和社群成员之间缺少了情感链接,距离越来越远,不利于社群的长久发展,所以你就让“群机器人”歇业了,自己重新来管理社群,这就是顺应。
让你既有的模式发生改变的过程,就是“顺应”。
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书很好,但是你和这本书的作者,在某些方面,思维模式不一样,或思考角度不一样,或行事的出发点不一样……。
这时候,你需要考虑,针对你要“化课”的课程来说,你的想法更适用还是作者的想法更适用?——当然也可以把你和作者的想法进行组合。
比如,你看到某本书里面的一些内容,觉得这些内容很有意义,可以加入课程,但如果要有效的教给学员,让学员学了以后能融会贯通的话,还需要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于是,你找了一系列这个领域的书籍来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图式。然后你从这些书中提取出了有价值的信息,对它们进行改造加工。
“加工”的方式是先破后立,先打碎再重组。
把这些内容进行分层分类之后,你可以考虑,这些“散装”的内容,以什么样的逻辑、什么样的形式重新组装起来,更利于你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当你把这些知识点像拼图一样,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拼合起来,再用图像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时,就成了一个新的知识模型。
这个过程就像是,古大陆崩裂,碎片四处漂移,最终形成了今天被大洋分隔的各个大陆板块一样。
这就是顺应。顺应是新图式的创造和旧图式的改造。
当我们发现原书中的内容不能满足课程想要达到的授课目标时,可以集合更多的信息,对作者原有的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学员的需求和教学的需要。
这个过程,也会引发我们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
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所以,“化书成课”的过程,其实是你和书之间的互动与碰撞的过程,最后碰撞出来的内容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化书成课”的过程中,书籍的真正作用是激活旧知和点燃新知,“化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建构新知的过程。